Quantcast
Channel: 黃志華的凤凰博客
Viewing all 31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粵語老歌《悲秋風》與琵琶名曲《塞上曲》

$
0
0


  「悲秋風,碎春夢,更深驚聽夜半鐘,故鄉夢裏只匆匆,冷雨敲窗透簾櫳。衾寒隻影凍,欲進睡鄉已無從;秋愁百般重,夜半秋心恨重重……」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粵語流行曲地位仍很低,但這首《悲秋風》竟曾流行一時,灌唱者甚多。也許正因為這樣,現在大家提起這首《悲秋風》及其曲調,總覺得有點所謂的「cheap cheap 地」。但很多時,「cheap」這種感覺往往是因社會環境以至他人影響而由心生,與曲調無關。  《悲秋風》的曲調來源其實甚古遠。說起來,粵曲小曲之中,不少曲目來源都很古遠。比方說《帝女花.香夭》所調寄的小曲,乃改編自琵琶古曲《塞上曲》的第四段《妝台秋思》。其實,《悲秋風》的曲調也可說是與琵琶古 ……

……

兒歌經典《世界真細小》四十年

$
0
0

  「人人常歡笑,不要眼淚掉,時時懷希望,不必心裏跳,在那人世間,相助共濟,應知人間小得俏,世界真細小小小,小得真奇妙妙妙……」  「歡笑樂園開心地,開心到日夜笑嘻嘻,喜氣揚眉歡笑面,我地大家歡聚真有趣……」  這兩首粵語版的迪士尼歌曲,面世至今,是四十周年了。  1975年二月,迪士尼樂園表演團來香港演出,事前找來黃霑填寫一批歌曲的粵語版,林燕妮則寫中文台詞對白。演出後,多首粵語版歌曲都很流行,某周刊亦以能獨家刊載這批歌詞為榮。是年四月,四朵金花出唱片,便錄唱了其中三首,即除了上舉的《世界真細小》和《歡笑樂園開心地》之外,還有《無繩又無扣》。為此,黃霑曾一度懷疑他的歌詞版權遭盜用(按:那時還 ……

……

譜毛澤東《清平樂.六盤山》為粵語歌後記

$
0
0

  這年多來,拿了不少古典詩詞來譜成粵語歌。近日受韋然兄啟發,想試試拿毛澤東的詞作來譜粵語歌曲。  由是又想起梁以忠譜寫的電影歌曲《凱旋歌》(後來變成粵樂《春風得意》),明白到傳統粵調歌曲創作不尚至剛,卻尚柔中帶剛。故此毛澤東的詩詞要是譜為粵語歌,大抵亦可試試走柔中帶剛的路線。  這兒先拿毛的《清平樂.六盤山》試着譜譜。

譜毛澤東《沁園春.雪》為粵語歌後記

$
0
0
  剛譜過毛澤東的《清平樂.六盤山》,譜開便躍躍欲試,再拿《沁園春.雪》來嘗試一番。依然以柔中帶剛為創作的取向,還特意選取情感色彩較陰柔的角調式,以這調式來寫帶豪壯的歌調,亦一大挑戰。  《沁園春》這詞調已譜過幾次,有辛棄疾的有鄭板橋的,這樣再來譜毛澤東的《沁園春.雪》,算是駕輕就熟了。感到難處理的是那兩串全是四字句的扇面對,一字唱三四個音便頗覺拖沓,一字唱一兩個音又覺似是讀書。現在譜出來的效果,自己只能以「有趣」來形容。  譜此詞的基本構思,上片全用「忘工」,讓情感較開揚,也是對大自然壯麗景色的由衷讚美吧。下片從「惜秦皇漢武」至「射大鵰」這兩韻,用「壓上」,意圖帶出一兩分「貶」意。其中「稍遜 ……

……

《Que SeraSera(Whatever Will Be Will Be)》的兩個粵語版

$
0
0


  因為電影《Sara》的借用,英文老歌《Que Sera Sera(Whatever Will Be WillBe)》再受注意。筆者則想起,它至少有兩個粵語版本。  第一個粵語版本名《好女兒》,由凌龍填詞,呂紅主唱,收錄在一張群星匯集的唱片之中,唱片標題正是《好女兒》,1961年出版,歌詞如下:

垂髫弱女,未脫稚氣,日快樂嬉戲,天真妙趣。

活潑心向學,勤習禮儀,博取雙親悅意。

天生冰雪姿,貌娟秀可愛伶俐,配得個絕世才子,同白髮齊眉。

年華二八,及笄淑女,待聘在閨閣,青春健美。

若牡丹吐艷,含蕊放媚,惹得蜂醉蝶恣。

天生冰雪姿,貌娟秀聰慧明媚,配得個絕世才子,同白髮齊眉。

情緣定矣,熱愛備至,善相夫婿,丹心 ……

……

蔡鎮宇《粉紅解密》(何沛澄唱)

$
0
0

  近期網上有首歌曲叫《粉紅解密》,據作曲者說,那是早在去年六月電影《解碼遊戲》還在拍攝的時候已經寫好。而到現在才發表,大抵是受電影的影響。  電影《解碼遊戲》沒有迴避圖靈同性戀的問題,歌曲《粉紅解密》在這方面也沒有迴避。這首歌曲,由何沛澄作曲主唱,蔡鎮宇寫詞。  從這首歌,很自然的想起早年曾涉及同性戀問題的粵語流行曲,估計最早的是1984年的時候,由徐日勤作曲、向雪懷填詞、鍾鎮濤主唱的《壞了的指南針》。在當年而言,這歌詞已是努力地想平等對待同性戀者,但卻設定了同性戀是「錯誤的傾向」,導致「兩極磁場異性互相抗拒」,詞作者最後期望:「要面對現實,重新再去覓方向。」可以說,這種話語始終是基於異性戀 ……

……

《盧國沾詞評選》前言

$
0
0

  201519日,香港電台舉辦的第三十七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把最高榮譽的金針獎頒與盧國沾,他出場領獎時,全場觀眾自發起立,向他致以崇高敬意。  當歷史鏡頭跳接至四十年前的1975年初,粵語流行曲剛振興過來的日子。其時顧嘉煇作曲、葉紹德填詞的《啼笑因緣》主題曲,許冠傑包辦曲詞的《鬼馬雙星》、《雙星情歌》,俱聲勢強勁!黃霑為迪士尼來香港演出而填的一批粵語歌如《世界真細小》等也得到很強烈的反應。人們但覺粵語歌形勢大好。不過其時亦已出道的鄭國江,仍害怕地位尚不算高的粵語歌會影響他的教師工作,選擇以鄭一川、江羽、江上風等筆名發表粵語歌詞。畢竟,粵語歌在這時期的發展,還只是開了個頭,離成功尚遠,至 ……

……

譜毛澤東《念奴嬌.崑崙》為粵語歌後記

$
0
0
  毛澤東的詞,除了《清平樂.六盤山》和《沁園春.雪》,想試譜一下的還有《念奴嬌.崑崙》和《賀新郎.讀史》。感覺上《念奴嬌.崑崙》易入手些,所以便先譜了。因為是押入聲韻的,所以也盡量發揮粵語的特點,比如「把汝裁為三截」一句中的「截」字就特別的只唱半拍。  為了表現「環球同此涼熱」,最後兩韻從之前的四拍四轉為三拍四,跳起華爾滋來,感覺情調頗對頭。

黃偉文《你瘦夠了嗎?》(鄭欣宜唱)

$
0
0

  鄭欣宜近期的新歌叫《你瘦夠了嗎》,可謂是一次「肥人反擊戰」,當然,也可說是特意針對纖體這消費符號來讓歌曲更矚目,這商業計算是所謂的「冇得輸」。  「肥人反擊戰」的歌曲,不是今天才有,回望起來,大家會發覺,六十年前的七十八轉唱片時代都已經有。  1955614日面世的一首《多多福》,就是這類歌曲的先鋒,由胡文森據廣東音樂《旱天雷》填詞,頗肥壯的何大傻演唱。這首歌在1959年又收進一張三十三轉集錦唱片,標題正是《多多福》,看來當年是流行過的。  「邊個話我肥,哈哈哈,請佢食雞脾啦。乜你話我肥咩肥咩,我鍾意係肥,嗱肥人肥福份……時時大擦,天天睇戲享慣食慣食得瞓得做得捱得又有心得你邊係我個皮… ……

……

乙反《悲秋》 柔腸百折

$
0
0


  上期本欄「《悲秋風》與琵琶名曲《塞上曲》」一文,只說到《悲秋》曲調與琵琶名曲《塞上曲》的關係,也說到《悲秋》曲調的出現時間,但把《悲秋》的一頭一尾抽取出來,合成更簡單的《悲秋風》曲調,又始於何時?在這一點上,筆者暫時只能說,《悲秋風》曲調的成形,不遲於1952年。  1952年三月下旬,有一部由芳艷芬、張活游主演的粵語片《長恨歌》首映,片中有一首名為《悲歡離合有前緣》插曲,乃是王粵生據「《悲秋風》曲調」填詞而成的。全首曲詞如下:「月中天,照粉面,花香芬芳艷吐鮮,對此月夜倍依戀,亮月花香倆團圓。好春宵,惹綺念,共對花香月夜天,愛此皎月照花遷,妾與君似有舊緣。喜逢再相見,願似月色將花染,又怕天 ……

……

一路說來都是歌詞書籍……

$
0
0


  近期,筆者的拙著《盧國沾詞評選》面世,適逢網上掀起「文學綜援」的論戰,勾起的思緒頗不少,不過其中都不過是老生常談,卻只因都是不大能改變的現狀,總覺得須久不久便有說一說的需要。  是的,還是那些老問題:流行歌詞算不算文學?香港流行樂壇「詞大過曲」?而當中,有時也只不過是身份、地位或者是文化傳統的問題。  想一下,拙著《盧國沾詞評選》並不需要資助便能出版,之前兩本跟朱耀偉合著的歌詞賞析書籍《香港歌詞導賞》和《香港歌詞八十談》,也都不需要資助,說明出版社對這種書的銷量有信心。可是這似乎也說明了流行曲歌詞身份畢竟是流行文化,不算文學。  筆者側聞,有關香港流行歌詞的書還陸續有來,如某大書局開始籌備 ……

……

林日曦《快樂很慢》(黎曉陽唱)

$
0
0


  聽黎曉陽唱的《快樂很慢》,我們大抵可以約略地感受到時下某些年輕人群落所處的境況:訊息爆炸,卻不知所從,但他們也很想尋找人生真諦,想活出自己。  這首《快樂很慢》,筆者嘗試不看MV,也不看歌詞,就只是當聽廣播那般去聽,發覺不少內容都是聽得到唱甚麼的,可是腦海中總感難以記得牢一句半句歌詞。現代流行曲歌詞的通病,看來這一首也不例外。其實黎曉陽是街頭音樂人出身,應該比較擅長單憑唱就能唱得聽眾明白,而歌詞沒法讓聽者記得牢,那很多時是歌調旋律缺乏搶耳樂句的問題。不過,曲調卻是黎曉陽有份創作的。  歌詞是由林日曦填的,寫這樣的非情歌,無景可借,也無物能藉以起興,所以索性入手擒題:「在學習生活,學習甚麼是 ……

……

火火《Change YourLife》(劉浩龍唱)

$
0
0


  以筆者的有限音樂修為,現今的粵語流行曲如果等到網上有人貼出鋼琴版本才談,真會方便些,由是對曲調的認識也深入些。像早幾個月前已面世的,由劉浩龍主唱的《Change Your Life》,便是好例證。  仔細聽聽網友彈的鋼琴版,聽出了這首曲式上很傳統AABA的曲子,主歌只用了do, re,mi, fa四個音,並以do為調式主音,副歌音域闊些,卻也僅是去到高音do,而此段副歌是以la為調式主音。換句話說,這首歌的音域應該只有一個八度。說此歌主歌副歌調式主音不同,但這卻不是西方那種常見的同名大小調轉換,僅是同一調門(升F調)內出現不同調式,就如中國音樂裏的同宮轉調。饒是如此,因為調式主音不同,以d ……

……

雜說黃霑詞曲之《緣》

$
0
0


  日前接受過香港電台《文化樹下》節目的訪問談黃霑,無奈筆者這寫字人太不慣開口,說着說着就會緊張,把曾想過要說的話推了落腦中的深淵,急切間尋不回來,如是者兩次三番。好不苦惱。  這兩日則驀地在腦海中浮出一首黃霑包辦詞曲的作品,喚作《緣》,主唱者是關正傑,是1981年面世的歌曲,跟《一點燭光》收於同一張大碟。現在不難在You Tube找到。  這首《緣》以前是注意過的,卻其實注意得不夠。以前,是只注意到歌詞部份,並曾這樣寫過:  隨緣,也是佛家中常見的哲理,只是,黃霑這首《緣》,語意又是自相矛盾的。既云「愛亦是緣,怨亦是緣」、「隨緣,隨人生的方向轉」,為甚麼還要「不必」這樣,「不必」那樣?須知有 ……

……

大易之樂《龍飛鳳舞》

$
0
0


  每當農曆新年前後,在某大超市便總會不時聽到播放粵樂《龍飛鳳舞》。這首曲子,經常會填上歌詞來唱,著名的莫如鄭錦昌填詞的《唐山大兄》:「唐山有個大兄,渠俠骨丹心最重友情,唐山到泰國去賣命,事關渠雙腳有力勁……」  《龍飛鳳舞》是港產粵樂之中較後期面世之作。據鄭偉滔編著的《粵樂遺風──老唱片資料彙編》中所記,其曲譜最早見於「1947和聲歌林曲譜附頁」。筆者手頭也有和聲歌林唱片公司出版這首樂曲的唱片時所附贈的曲譜之複印本,乃是早年獲鄭老賜贈的。從中可知,曲調作者是朱兆良,而那個版本的演奏者計有梁以忠、朱兆良、張漢杓、呂文成、陳卓瑩、何浪萍、何大傻、鍾寶琦、林兆鎏,共九位音樂家。  這曲譜附頁所載的 ……

……

楊煕《女皇》(容祖兒唱)

$
0
0


  中國電視劇《武則天》在港播放,自然地想到武則天的故事,香港的電視台至少拍了兩次,一次是八十年代馮寶寶演的,再一次是七十年代初由湘漪演的。  湘漪演的時候,電視歌都未興,片頭音樂印象中是用陸春齡的笛曲《江南春》。馮寶寶演的時候,主題曲《武則天》由關聖佑作曲,盧國沾填詞,張南雁演唱。到而今的中國版,倒也加了闋香港版主題曲,名叫《女皇》,由張家誠作曲,楊煕填詞,容祖兒主唱。  很自然的,想比較一下兩首歌曲。不過,這是完全不同年代的作品,其實是無從比較,正如今天,行文中可能要寫「完全沒有可比性」才合閱讀習慣,說「無從比較」,大家未必適應。  關聖佑寫的《武則天》,一般人但覺動聽,但細究一下,音樂中 ……

……

劉卓軒詞曲唱之《荒井》

$
0
0


  近期注意到一首叫《荒井》的粵語歌,由劉卓軒包辦詞曲唱以至編曲。其網上的MV一開始就打出一句話:「獻給所有街頭音樂人」,MV的尾聲處,更有十多行文字,謂:「在香港這個荒漠,仍有許多街頭音樂人在灌溉,他們試過被當成乞丐,遭執法者不友善對待,試過被途人指罵,試過被驅趕。他們拿著一大推器材,擴音器、咪架、結他、電子琴……穿街過巷,汗流浹背,只想將音樂帶給這個城市,只想有一個平台去分享、去表達,下次在街頭遇見這些小伙子,報以一個微笑、掌聲、歡呼,一個肯定,就是孩子們繼續下去的動力。就讓我們的城市多點色彩,讓這個荒漠帶點甘泉。」  這些文字真是很好地說出了街頭音樂的存在意義,當然,劉卓軒本人也是街頭音 ……

……

黃偉文《哲學家》(盧巧音唱)

$
0
0


  粵語歌可愛處之一,乃是題材刁鑽得來其實又很平凡,只是大家沒預期它居然可以寫成歌曲。比如近期盧巧音有首《哲學家》,由Christopher Chak作曲,黃偉文填詞。「哲學家」都可以寫成一首歌,真是有點超乎預期。不過也有人認為黃偉文在完備其另一歌詞作品系列,延續此前的《青山黛瑪》(何韻詩唱)和《家明》(謝安琪唱)。  說到何韻詩,亦有人認為《哲學家》的歌詞就是在寫何韻詩,甚至網上還有一個《哲學家》的MV版本是「HOCC配圖版」。筆者倒不管,且自就詞論詞好了。  黃偉文的詞作,向來以點子獨特及用字淺白見長,這闋《哲學家》也不例外,他藉着大調旋律的從容寬宏,展開一回對「哲學家」的想像與愛戀。但偶 ……

……

《荷花香》破格處細細賞

$
0
0
  《荷花香》,原名《銀塘吐艷》,是1951105日首映的電影《紅菱血》上集的插曲,馳譽六十多年,它的流行不但橫跨粵曲及粵語流行曲界,甚至還有張露灌唱的國語版。  1951年的時候,香港人還沒有「粵語流行曲」的概念,粵語電影創作歌曲,風格往往趨向帶粵曲味。《銀塘吐艷》也不例外,但也許作曲人鑒於影片是時裝的,創作時大膽放進了不少「現代」元素,似有助它日後跨界成為粵語流行曲。  《銀塘吐艷》乃是先詞後曲,唐滌生詞,王粵生譜曲。這方式在上世紀三至五十年代的香港屬慣見,跟七十年代之後的粵語歌創作以先曲後詞為主流,是大異其趣,可卻也讓不少人因而誤會像《銀塘吐艷》這類早期的原創粵語歌,其詞乃是填出來的 ……

……

盧國沾鮮為人知的紀錄

$
0
0

  「原野春夢,春花燦爛笑春風,葉滿枝,透艷紅,更妙微風吹送……」  四十年前的六月二日,隨着無綫劇集《巫山盟》的推出,這首屬於該劇的插曲《田園春夢》風靡一時,而這亦是盧國沾填的第一首歌詞。  現在我們大概很難想像原來粵語歌初振興的時候是這種面貌。其實詞人後來在《歌詞的背後》裏憶述,他詞中的「共醉春日暖」,是把前輩周聰的詞句寫了進去猶不自知,顯見還深深承接着五、六十年代粵語歌較文雅一面的餘韻。君不見,許冠傑的《雙星情歌》亦如是。  事實上,從《巫山盟》的主題曲和插曲,我們可以看到四十年前粵語歌剛剛振興起來時的窘態,比如,顧嘉煇那時仍受很多的掣肘。1974年三月的一首《啼笑因緣》唱至街知巷聞,沒 ……

……
Viewing all 31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